日期:2016-3-21(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行走山路上的“赤脚医生”
▲刘日斌就这样背着药箱在山林间行走了癫痫病都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18年。
▲不管山高路远,刘日斌没有推诿过一次出诊。王晟 摄
立志从医少年时
当艳阳驱散云霞,山林里只剩下疲惫的蝉鸣时,在文成县黄寮乡的山路上却还有一个负重前行的身影。他叫刘日斌,今年59岁,1990年来黄寮卫生院工作,已经在黄寮行走18年了。算上在岭后的日子,他把37个春秋的脚步都烙刻在了文成最贫苦的山间。
黄寮乡距离县城53公里,平日里车行不易,百姓出行基本靠走,生活清苦。于是,全乡1800多人中的大量青壮年,出于生存的需求,纷纷加入到外出务工队伍中,乡里只留下600多名老人、孩子和妇女。刘日斌没有走出山村,毅然留在这片土地上,恪守着悬壶济世的医者理念。
初见刘日斌,是在他工作与生活的黄寮乡村卫生院。在昏暗老屋的门台上,他一身粗布衣服配着一双老式解放鞋,黑红的面膛上挂着淳朴的笑,伸手握住他那宽厚而粗糙的手,感觉质朴而温暖。
1948年,刘日斌出生在文成县南田镇南田村的一个中医世家。7岁时母亲过世,他随四处游医的父亲来到西坑区岭后乡定居。其时,父亲在乡卫生院做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刘日斌的童年,是在哥哥的照顾和乡民的关爱下度过的。
在刘日斌的记忆里,作“赤脚医生”的父亲总爱把“不弃贫苦,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常年在外奔波,为人看病不分早晚、不管贫富,在乡里享有极高的声望。为了贫苦的病人,父亲可以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却不取一文诊费,甚至连药钱也自掏腰包。
然而,常为病人垫付药费却让清贫的家庭过得分外拮据。初二那年春天,父亲又因为给病人买药花光了工资,正赶上学校开学缴费,刘日斌和哥哥翻遍家里每一个角落也没能凑够学费,父亲只能出门借钱。
“刘医生的孩子没钱上学”,消息在乡里传开后,岭后的乡民们纷纷会集到刘家,你1角、我5分武汉看癫痫病哪个医院好,为刘日斌凑齐了学费。“那年别人的学费就一张两元钱,我却是一把零钱,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不敢忘。”刘日斌说。
刘日斌记得:小时跟随父亲上山出诊,总能见到地里的乡亲直起腰杆冲着父亲招呼;总会有守家的妇女在他的口袋里塞上一颗鸡蛋、一把豆子;谁家杀了鸡,漏不了他的一份鸡汤;谁家有个喜,总要为刘家也摆上碗筷。那时候乡民们唤刘日斌“刘医生家的小子”。这个称呼给了癫痫发作的急救处理刘日斌许多喜悦,他开始翻读父亲的医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