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3-22(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黄帝内经:秋季的饮食之道
从立秋之日开始,便进入秋季了,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中秋节是气候转化的分界点。
* 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已经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但在小暑、大暑的节气,由于自然界阳气过分盛大,微微生长的阴气无法体现出来,到了立秋,这种阴气才生长到一定阶段,而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化活动中彰显出来。这种变化表现在气候上就是气温逐渐由热转寒,农作物的生长也达到极点而成熟的阶段。因此,秋季是生物的生化活动中“收”的阶段,这一“收”字,老人得了癫痫病怎么回事代表着农作物应进行秋收,更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处于“收敛”的状态。《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天气”指天阳之气,“天气以急”即阳气开始收敛;“地气”为地阴之气,“地气以明”则是表达阴气上升的状态。阳气降,阴气升,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形态出现“容平”的基础。
这种变化在人体也有相应的体现,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表现为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女性癫痫如何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所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往往旧病复发。因此,秋季阳气的收敛伴随着人体一系列的变化。
*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我们谈到的五脏与时令的关系,一方面,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最强;另一方面,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肺的功能是:主司呼吸之气,主持水液代谢;与七窍的关系是开窍于鼻;在色、味的对应上是在色主白,在味为辛。
*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同时,鉴于秋季燥邪为主,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有: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就要少食生姜、大葱、陈皮等,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而要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 秋季饮食,宜滋阴防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被伤,易于出现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可多食莲藕、银耳、雪梨、蜂蜜、百合、山药、桔梗、甘蔗等蔬菜、水果,鸭肉、螃蟹、鳖、龟等肉类食物。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天津治疗癫痫病医院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
针对秋季的阳气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除饮食调养之外,亦可以进行适度的药物调养,由于秋季燥邪最甚,因此,药物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
相关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
秋季饮食
养生方面
有助于
秋季
感冒
便秘
胃病
肺炎
肺癌
养生
蔬菜
气虚
皮肤
季节
儿童
饮食
秋季
养阴
食物
出来
鸭肉
陈皮
螃蟹
银耳
苹果
羊肉
水果
夏季
火锅
食用
山药
大葱
缓解
柚子
原理
麻辣
桔梗
疾病
时令
蜂蜜
立秋
生姜
五脏
呼吸